书籍列表


御览诗

作者: 令狐楚字数:1.39 万字、 更新:2022-10-23

唐诗选集。1卷。又名《唐新诗》、《选进诗》、《元和御览》。署“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赐紫令狐楚奉敕纂进”。书末附有陆游跋及毛晋跋。陆跋以卢纶诗为例,考证了《御览诗》确系唐旧本。毛跋说:“唐至元和中,风会几更,章武帝命采新诗备览。学士汇次名流,选进研艳短章三百有奇。”此书编成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之前,所选李益等30家,均为大历至元和年间的诗人。入选的诗歌均为五、七言律诗及绝句,即毛晋所谓“研艳短章”。其风格则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大致雍容谐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也说:“所选皆近体,间有乐府古题,其词亦皆律诗,大抵以音节谐婉为主。”陆游跋记载,集中实际有诗“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多矣”。现在所看到的明代汲古阁刊本中,有诗286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将其编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于1958年出版排印本。

诗格

作者: 王昌龄字数:1.30 万字、 更新:2022-10-22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在唐代诗歌理论著作中为首见。由对具体诗例的研究得出的“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的结论,对诗歌理论的深化有启发。又如“含思落句式”中讲“不得令语尽思穷”,写景要“与深意相惬”,指出写景可以使诗中的情意更加含蓄感人,实际上是承接了六朝诗歌理论中对“兴”的认识。这在“理入景势”、“心期落句势”中也有所反映。《诗格》论诗十分重视“用意”,既要“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不傍经史,卓然为文”、“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又要含蓄不尽的“含思”。王昌龄论创作中的运思,继承了陆机、刘勰的“神思”理论,主张由“忘身”、“凝心”、“心击”超越物象的外在形貌,从而创作出尽情而又得物之妙的情物相融的诗作,这在唐代诗歌理论中是很突出的。今本《诗格》的内容真伪相杂。读《诗格》,应以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地卷》中的“十七势”、“六义”及《南卷》“论文意”中引录的“王昌龄语”为准。有的研究者认为此书系伪托王昌龄撰。

评诗格

作者: 李峤字数:638 字、 更新:2022-10-22

诗格著作。旧题唐李峤撰。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一生,前与王勃、杨炯相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殁,遂独为文章耆老,为学者取法。《评诗格》一卷,最早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陈振孙云:“峤在昌龄之前,而引昌龄《诗格》八病,亦未然也。”伪托之迹显然。就现存内容而言,其与《文镜秘府论》所引崔融《唐朝新定诗体》颇多相同,如“九对”、“十体”者,均为两见。崔书又有“六犯”者,为今本《评诗格》所无;而陈氏所云其引及王昌龄《诗格》者,亦不见于今本《评诗格》。由此可知,此书乃后人杂抄崔融等人《诗格》而成,因李峤文名颇盛,而崔氏等人先已下世,故托名于峤。此书内容亦早有散佚,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今人整理者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岳阳集

作者: 张说字数:5.24 千字、 更新:2022-10-22

(唐) 张说撰。张说 (667—730),字道济, 一字说之。洛阳 (今属河南) 人。武则天载初元年 (689) 应诏举,以策对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中书令,左、右 丞相。封燕国公。卒谥文贞。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 30年,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人称“大手笔”。开元三年 (715) 由宰相贬为岳州刺史,至五年 (717) 离去,在 岳阳生活近两年。在此期间,写有大量诗篇,曾自编为 《岳阳集》。其平生所为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自谪岳后,诗 多凄婉有情致,人言 “得江山之助”。其所编 《岳阳集》 今已失传,据《钦定全唐诗》整理,共76首,其中张说43首,张说之子张均5首,张垍1首,其他唱和之作27首。编为一卷。

咏史诗

作者: 胡曾字数:0 字、 更新:2022-10-22

一卷。唐胡曾撰。胡曾,长沙人《全唐诗》作邵阳人。曾诗有云:“故园寥落在长沙”,故从)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初累举不第,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高骈镇蜀,辟为书记。曾居军幕,每览古今兴废陈迹,慷慨怀古,作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作一卷,此从全唐诗)有咸通时人陈盖为之注,及《安定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本集是编杂咏史事,各以地名为题,自共工之不周山,迄于隋之汴水,不分卷数,此诗共一百五十首七言绝句,并分为二卷。附有注释,在每诗之下汇录史书以为证,其中颇有张冠李戴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对本书评价不高,认为 “其诗兴寄颇浅,格调亦卑”;诗命意缺乏深警之旨,词句也颇浅显直露,可正是因此,所以这些诗在民间较为流行,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就曾一再引证有关各篇。此集为 《四库全书》本;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均著录有三卷本;《四部丛刊三编》收有 《新雕注胡曾咏史诗》三卷本。

缘情手鉴诗格

作者: 佚名字数:223 字、 更新:2022-10-20

诗格著作。唐李洪宣撰。李洪宣,晚唐人,生平不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录为“樵人李宏宣撰”,又云:“未详何人,当在五代前。”书中所引诗例为方干、杜牧之作。方干卒于咸通末年,该书当成于此后。书中内容简略,无突出见解。“诗有五不得”言作诗避忌,乃袭自皎然《诗式》中之“诗有六迷”。此外,如所谓“束散法”、“审对法”、“自然对格”者,皆论作诗方法。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及《诗学指南》本,又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整理本。

炙毂子诗格

作者: 王叡字数:1.61 千字、 更新:2022-10-20

唐代诗论著作。1卷。王叡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王叡为晚唐人。在晚唐、五代的各种“诗格”中,本书所出较早,且较少芜杂琐碎之病。书中内容,先“论章句所起”,举例诗以证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的肇端;次标诗的体式,共列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14体,每体均引诗为例,并附有简短解释。本书以初学写诗者为对象,理论价值不高。有《格致丛书》等本。

唐朝新定诗体

作者: 崔融字数:2.45 千字、 更新:2022-10-20

诗格著作。唐崔融撰。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属山东)人。年二十四以词弹文律科登第。历任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佐郎、内史、凤阁舍人等职,兼修国史。神龙二年(706),奉敕撰《则天实录》,又奉敕为《则天哀册文》,用思精苦,发病而卒。《唐朝新定诗体》或作《唐朝新定诗格》,见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未题撰者。《文镜秘府论》征引诸书,地卷有“崔氏《新定诗体》”一目;东卷复作“崔氏《唐朝新定诗格》”,二目实为一书,崔氏亦即崔融。《文镜秘府论》引及崔氏此书内容,计有十体、八对及六犯,其内容亦为初、盛唐诗格所普遍讨论者。十体者,乃形似、质气、情理、直置、雕藻、映带、飞动、婉转、清切、菁华十目,“体”非体性风格,而是写作方法。其中形似、质气、直置、飞动等说与元竞相类,旧题白居易《文苑诗格》亦多袭用。“八对”中有三对为崔融独创,即切侧对、双声侧对、叠韵侧对。“六犯”指六种病犯,其中亦有与元竞《诗髓脑》相重者。此外,《文镜秘府论》天卷《调四声谱》最后一节亦引崔氏曰,有“旁纽”及“纽声双声”二目,内容多袭自沈约。崔氏《新定诗体》内容可考者仅此数目。另外,托名李峤《评诗格》,内容多同于崔氏,亦可相参。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温飞卿诗集笺注

作者: 温庭筠字数:10.22 万字、 更新:2022-10-16

唐诗别集笺注本。明曾益原注,清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有秀野草堂本、《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重新排印出版。据顾嗣立所撰《后记》可知,其父顾予咸任山阴县令时,邑人曾益注《温庭筠诗》四卷,曰《八叉集》。予咸谓其用心良苦,刻印刊出,流传一时。予咸致仕归里后,翻阅曾注,发现多有阙佚穿凿之处,便“重为笺注,广搜博考,援笔记纂。凡夫割剥支离、舛错附会之说,辄复随手删削,未毕事,而先考功殁世”(《后记》)。当时嗣立只五岁,二十馀年后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广内容,纠正讹误,依宋刻本《金荃集》分为《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又从《文苑英华》等书中辑出温庭筠诗集中未收之佚诗定为《集外诗》,并加续注,改名为《温飞卿诗集》。成书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此编考据较为详核,注释简明,然在校勘、注释中尚有不足之处。上海古籍本据顾嗣立秀野草堂本进行校点,并用明毛晋刻本和《全唐诗》复校,择要做出校记。又辑录温庭筠的词和文,作为附录补印于书后,将原刻本中的《旧唐书》本传、诸家诗评和后记移于书后,亦作为附录。

韦苏州集

作者: 韦应物字数:4.13 万字、 更新:2022-10-16

又名《韦江州集》、《韦刺史集》。诗别集。唐韦应物(曾官苏州及江州刺史)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应物诗集》十卷,原本不传。宋嘉祐间王钦臣重加编定,题《韦苏州集》十卷,序称收赋、诗五百七十一篇,按十五门类编列。今传宋乾道刻本十卷,有拾遗一卷,收赋一篇、诗五百六十三首,仅十四门类,系从嘉祐本流衍而来。又有宋刻元修、明铜活字、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诸刻本,大体属同一系统,而编次、篇目略有差异。嘉靖间华云刻本题《韦刺史诗集》(又名《韦江州集》)十卷,拾遗外更增附录一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清康熙项絪《王韦合刻》本则据宋本翻刻,共十四门类五百七十一篇,《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并加采录。另有《韦苏州集》八卷,明嘉靖吴汝纪刻本;《韦苏州诗集》二卷,清汪立名辑《唐四家诗》本。近人卢文弨有《韦苏州集校正拾遗》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评本则有宋刘辰翁《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十卷,元刻本和明刻朱墨套印本;又刘辰翁批点、明袁宏道评《韦苏州集》五卷,明刻《韦孟全集》本。


1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