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文存

独秀文存

作者:陈独秀

陈独秀著。陈氏系安徽怀宁人。《新青年》的创办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独秀文存》收录陈独秀1915年到1922年之间的文章,共三卷,分为论文、随感录、通信三部分。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陈独秀这一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人物的思想主张,而且几乎可以管窥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想的全貌。书中认为要倡导民主与科学,就必须树立新的思想风范和人格楷模,即进行“国民性质行为改善”,要独立自主而非奴性,要积极进取而非退隐保守,要科学实利而非想象虚文,要强健开放而非懦弱自守。与此新人格、新思想相呼应,陈独秀还努力提倡“文学革命”,倡导“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新文学,以反对专制的、玄虚的、陈旧的封建文学。书中还有一部分文章是对封建旧思想的申诉,对正统儒学、圣人孔子的批判,表现了作者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的坚决态度与勇敢精神。书中认为孔子学说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是维护封建体制的,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不仅不适合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更与民主共和国的精神背道而弛,不可调和。因此,只有彻底消除孔子学说,才能维护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对待西学与中学、批判与继承、吸收与扬弃等问题上,陈独秀的某些言论过于极端,开了“全盘西化”论的先声。原书1922年11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后多次再版。198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重版,将三卷合为一册,最便读者。

  • 总字数:40.92 万字
  • 成书年代:近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1.   ├ 目录
  2.   ├ 自序
  3.   └ 重版说明
  4. 卷一 论文
  5.   ├ 敬告青年
  6.   ├ 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7.   ├ 今日之教育方针
  8.   ├ 抵抗力
  9.   ├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10.   ├ 一九一六年
  11.   ├ 吾人最后之觉悟
  12.   ├ 新青年
  13.   ├ 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14.   ├ 梅特尼廓甫
  15.   ├ 阿斯特瓦尔特
  16.   ├ 我之爱国主义
  17.   ├ 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
  18.   ├ 宪法与孔教
  19.   ├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20.   ├ 袁世凯复活
  21.   ├ 论孔教问题
  22.   ├ 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
  23.   ├ 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24.   ├ 近代西洋教育
  25.   ├ 复辟与尊孔
  26.   ├ 西文译音私议
  27.   ├ 人生真义
  28.   ├ 驳康有为《共和平议》
  29.   ├ 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30.   ├ 偶像破坏论
  31.   ├ 有鬼论质疑
  32.   ├ 附录一答陈独秀先生《有鬼论质疑》
  33.   ├ 附录二难易乙玄君
  34.   ├ 附录三诸子无鬼论
  35.   ├ 质问《东方》杂志记者
  36.   ├ 附录一中西文明之评判译日本杂志《东亚之光》
  37.   ├ 附录二功利主义与学术《东方》杂志十五卷六号
  38.   ├ 附录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第十五卷第四号
  39.   ├ 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
  40.   ├ 附录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东方》十五卷十二号
  41.   ├ 克林德碑
  42.   ├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43.   ├ 《新青年》宣言
  44.   ├ 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
  45.   ├ 实行民治的基础“地方自治与同业联合两种小组织”
  46.   ├ 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
  47.   ├ 基督教与中国人
  48.   ├ 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
  49.   ├ 劳动者底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职合会演说
  50.   ├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
  51.   ├ 谈政治
  52.   ├ 国庆纪念底价值
  53.   ├ 新教育是什么?
  54.   ├ 《每周评论》发刊词
  55.   ├ 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
  56.   ├ 除三害
  57.   ├ 烧烟土
  58.   ├ 请问蒋观云先生
  59.   ├ 人种差别待遇问题
  60.   ├ 关于北京大学的谣言
  61.   ├ 朝鲜独立运动之感想
  62.   ├ 为什么要南北分立?
  63.   ├ 贫民的哭声
  64.   ├ 对日外交的根本罪恶——造成这根本罪恶的人是谁?
  65.   ├ 孔教研究
  66.   ├ 为山东问题敬告各方面
  67.   ├ 山东问题与上海商会
  68.   ├ 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对外对内两种彻底的觉悟
  69.   ├ 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70.   ├ 欢迎湖南人底精神
  71.   ├ 《伙友》发刊词
  72.   ├ 平民教育
  73.   └ 基督教与基督教会
  74. 卷二 随感录
  75.   ├ 随感录01
  76.   ├ 随感录02
  77.   ├ 随感录03
  78.   ├ 随感录04
  79.   ├ 随感录05
  80.   ├ 随感录06
  81.   ├ 随感录07
  82.   ├ 随感录08
  83.   ├ 随感录09
  84.   ├ 随感录10
  85.   ├ 随感录11
  86.   └ 随感录12
  87. 卷三 通信
  88.   ├ 答李大槐(佛教)
  89.   ├ 答张永言(文学——人口)
  90.   ├ 答汪叔潜(政党政治)
  91.   ├ 答胡适之(文学革命)
  92.   ├ 答常乃惠(古文与孔教)
  93.   ├ 答吴又陵(孔教)
  94.   ├ 答程演生(国学与国文)
  95.   ├ 答陈丹崖(新文学)
  96.   ├ 答钱玄同(小说)
  97.   ├ 答佩剑青年(孔教)
  98.   ├ 答傅桂馨(孔教)
  99.   ├ 答佩剑青年(孔教)
  100.   ├ 答傅桂馨(孔教)
  101.   ├ 三答常乃悳(儒教与家庭)
  102.   ├ 答淮山逸民(道德)
  103.   ├ 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
  104.   ├ 四答常乃悳(孔教)
  105.   ├ 答曾毅书(文学革命)
  106.   ├ 再答胡适之(文学革命)
  107.   ├ 答刘竞夫(孔教)
  108.   ├ 再答俞颂华(孔教)
  109.   ├ 再答钱玄同书(译音)
  110.   ├ 答李亨嘉(对德宣战)
  111.   ├ 答胡子承(思想革新)
  112.   ├ 答张护兰(文学革命与道德)
  113.   ├ 答《新青年》爱读者(孔教)
  114.   ├ 再答吴又陵(孔教)
  115.   ├ 答顾克刚(政治思想)
  116.   ├ 答陶孟和(世界语)
  117.   ├ 三答钱玄同(文字符号与小说)
  118.   ├ 答刘延陵(自由恋爱)
  119.   ├ 四答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120.   ├ 答崇拜王敬轩者(讨论学理之自由权)
  121.   ├ 答张豂子(新文学及中国旧戏)
  122.   ├ 答张豂子(新文学及中国旧戏)
  123.   ├ 答张寿朋(文学改良与孔教)
  124.   ├ 答莫等(鬼相之研究)
  125.   ├ 答易宗夔(论《新青年》之主张)
  126.   ├ 答爱真(五毒)
  127.   ├ 答知耻(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
  128.   ├ 答章积和(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
  129.   ├ 答费哲民(妇女、青年、劳动三个问题)
  130.   ├ 答高铦(哲学思想与化学工业)
  131.   ├ 再答知耻(劳动问题)
  132.   ├ 答人社(男女同校问题)
  133.   ├ 答赵仁铸(大学教授问题)
  134.   ├ 三答知耻(工人教育问题)
  135.   ├ 答郑贤宗(国家、政治、法律)
  136.   ├ 答柯庆施(劳动专政)
  137.   ├ 答皆平(广东——科学思想)
  138.   ├ 答张崧年(英、法共产党——中国改造)
  139.   ├ 答朱谦之(开明专制)
  140.   ├ 答何谦生(同善社)
  141.   └ 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

更多推荐